中新網(wǎng)承德9月14日電 (記者 張桂芹)9月14日,記者從承德市文物古跡修繕保護工作新聞發(fā)布會上獲悉,金山嶺長城保護修繕工作進展順利。截至9月13日,“金山嶺長城保護展示一期工程”已完成工程量的70%,“澇洼五道梁搶險加固工程”完成工程量的50%,兩個項目預計10月底前全面完工。
金山嶺長城作為河北省示范建設(shè)區(qū)段單位,積極推進長城保護傳承工程。預防性保護項目“金山嶺長城保護展示一期工程”獲得國家文物保護資金支持765萬元,工程范圍包括28號至32號五座敵樓和475延長米墻體;搶救性保護項目“澇洼五道梁搶險加固工程”獲得河北省文物保護資金支持285萬元,工程范圍包括1至5號五座敵樓和190米塌方墻體。兩項工程分別于2021年6月12日和8月1日全面開工建設(shè)。
此次金山嶺長城保護修繕工程按照“保護為主,搶救第一,合理利用,加強管理”的文物保護方針,堅持不改變文物原狀,最小干預的原則,以排除長城本體險情為目的。嚴格控制各類干預措施的實施范圍和工程量,妥善保護長城遺存的真實性、完整性和滄桑古樸的歷史風貌,使長城突出的歷史信息得以延續(xù)和傳承。
針對修繕中對病害部位如何處理的問題,金山嶺長城管理處主任郭中興說,首先對敵樓墻體酥堿深度超過100mm的墻磚進行剔補,對松動、存在坍塌危險的墻磚予以修整、補砌、加固,對墻體現(xiàn)有裂縫用白灰漿進行封護,防止雨水滲入墻體內(nèi)部對墻體造成侵害。
同時,對敵樓內(nèi)地面缺失的地面磚予以補配,對風化、酥堿嚴重的地面磚予以剔補和排水處理。對各敵樓墻基石進行全面檢修,對發(fā)生沉降、裂縫的病害通過護坡墻加固地基。對敵樓周邊2米范圍內(nèi)的地面進行平整鋪墁,防止雨水滲漏。補配缺失的墻基石,回填坍塌缺失的墻芯土石等。
金山嶺長城,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境內(nèi),始建于明洪武元年(公元1368年),金山嶺長城西起歷史上著名的關(guān)口古北口,東至高聳入云的望京樓,全長10.5公里,素有"萬里長城,金山獨秀"之美譽。障墻、文字磚和擋馬石是金山嶺長城的三絕。(完)
本地新聞: |
河北新聞網(wǎng)
河北網(wǎng)絡(luò)廣播電視臺
長城網(wǎng)
河北共產(chǎn)黨員網(wǎng)
河青新聞網(wǎng)
石家莊新聞網(wǎng)
|
國內(nèi)網(wǎng)站: | 中新網(wǎng) | 人民網(wǎng) | 新華網(wǎng) | 中國網(wǎng) | 光明網(wǎng) | 中國日報 | 國際在線 | 中經(jīng)網(wǎng) | 中青網(wǎng) | 央廣網(wǎng) |
中新社分社: | 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貴州|廣東|廣西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黑龍江|江蘇|江西|吉林|遼寧|內(nèi)蒙古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香港|新疆|兵團|云南|浙江 |
本網(wǎng)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(wǎng)觀點。 刊用本網(wǎng)站稿件,務(wù)經(jīng)書面授權(quán)。
未經(jīng)授權(quán)禁止轉(zhuǎn)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[網(wǎng)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(wǎng)安備:110102003042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