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線電話:0311-85290821

河北廊坊: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激發(fā)市場活力

時間:2022年09月14日    熱線:0311-85290821   來源:中新網河北

  中新網河北新聞9月14日電 (宋敏濤 王巍)近日,在河北省三河市行政審批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窗口前,三河市精益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貴蘭通過提前介入、容缺受理等超前服務模式,在取得土地不動產證的第二天即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,實現(xiàn)“拿地即開工”,為項目落地節(jié)約大量時間。

圖為三河市政務服務大廳“跨省通辦”窗口,市民按照北京市標準辦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政務服務事項。 作者 劉偉
圖為三河市政務服務大廳“跨省通辦”窗口,市民按照北京市標準辦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政務服務事項。  劉偉 攝

  據介紹,今年以來,廊坊市持續(xù)深入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,政府投資類和社會投資核準類、備案類項目從立項到取得施工許可分別壓縮至36、31、22個工作日。該市實施新建產業(yè)項目“拿地即開工”,全面推行“標準地”模式;統(tǒng)籌建設項目全過程管控,提高審批時效,提升建設項目線上運行水平。截至7月底,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(tǒng)運行工程項目457個、辦件量1540件,全市并聯(lián)審批率87.42%、聯(lián)合驗收率90.13%。

  “近年來,廊坊市堅持把深化‘簡政放權、放管結合、優(yōu)化服務’作為改善營商環(huán)境、激發(fā)市場活力、促進高質量發(fā)展的重大舉措,強化政策供給和督導落實,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見效。”廊坊市行政審批局副局長王進忠介紹。今年,廊坊市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度,企業(yè)開辦提速增效,將企業(yè)開辦由4個環(huán)節(jié)整合為1個環(huán)節(jié),同時,通過直接取消審批、審批改備案、告知承諾、優(yōu)化服務等方式,分類推進“證照分離”改革;推行高頻事項并聯(lián)審批、集成服務,實現(xiàn)企業(yè)準營“一件事”集成服務,市場準入便利度進一步提升。截至7月底,全市市場主體總量達55.25萬戶,同比增長8.26%。

圖為大廠回族自治縣24小時自助政務服務廳,市民在使用自助服務終端辦理業(yè)務。 作者 劉亮
圖為大廠回族自治縣24小時自助政務服務廳,市民在使用自助服務終端辦理業(yè)務。   劉亮 攝

  據悉,廊坊堅決落實重大國家戰(zhàn)略,先后向臨空經濟區(qū)(自貿試驗區(qū))下放市級、縣級審批事項79項,爭取省級審批事項51項,實現(xiàn)項目落地“閉環(huán)辦理”;向北三縣下放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所需的醫(yī)療、教育等方面的市級審批事項24項,基本實現(xiàn)“市縣同權”;向各縣(市、區(qū))下放市級行政審批事項39項,實現(xiàn)經濟社會管理權限縣域全覆蓋;完善京津冀政務服務協(xié)調聯(lián)動機制,上線“區(qū)域通辦”公共平臺,目前廊坊北三縣68項高頻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已上線試運行。

  據了解,廊坊將“互聯(lián)網+政務服務”向縱深推進,市級全流程網辦政務服務事項達到1689項,241項政務服務事項上線“冀時辦”,133項便民服務應用納入移動端,161個證照具備電子簽發(fā)功能,匯聚電子證照160萬余條,253項高頻事項進入“套餐式”服務流程,網上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。廊坊市本級1339個建設工程、政府采購等項目全部通過網上“不見面開標”進行交易,推動公共資源交易掌上辦、指尖化,全面推進“不見面開標+遠程異地評標”新模式,大幅降低交易成本。(完)

編輯:【梁周杰】
中新社簡介      |      關于我們      |      新聞熱線      |      法律顧問
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
[網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安備:110102003042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