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線電話:0311-85290821

“長城之約”·世界文化遺產對話活動在秦皇島舉行

時間:2023年09月24日    熱線:0311-85290821   來源:中國新聞網

  中新網秦皇島9月23日電(記者 李曉偉)“長城之約”·世界文化遺產對話活動22日晚在河北省秦皇島市舉行,中外知名學者圍繞長城世界文化遺產價值、長城保護、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等主題進行了演講和圓桌對話。

9月22日晚,“長城之約”·世界文化遺產對話活動在河北省秦皇島市舉行。中新網記者 翟羽佳 攝
9月22日晚,“長城之約”·世界文化遺產對話活動在河北省秦皇島市舉行。中新網記者 翟羽佳 攝

  此次活動由中國新聞社、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、秦皇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,中國長城旅游市場推廣聯盟、中國新聞社河北分社、秦皇島市旅游和文化廣電局承辦。

  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,萬里長城在促進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發(fā)展、推動世界文明進程中都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。此次活動的舉辦,旨在弘揚萬里長城世界文化遺產價值,為文明交流互鑒織就紐帶,推動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創(chuàng)造性轉化、創(chuàng)新性發(fā)展,講好中國故事,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。

  河北省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張政在致辭中表示,河北高度重視長城文化保護傳承發(fā)展,出臺省級長城建設保護規(guī)劃,頒布實施《河北省長城保護條例》,推出多條長城文化旅游線路,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扎實推進。河北將持續(xù)做好長城文化價值發(fā)掘和文物遺產傳承保護工作,深化文旅融合發(fā)展,展示長城文化,講好河北故事,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凝聚強大精神力量。

  中國新聞社黨委書記、社長陳陸軍表示,在國際傳播實踐中,我們深切感受到堅守中華文化立場,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,是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的一大法寶。在全球語境下,講好長城故事,有助于促進中華兒女大團結,向世界傳播和平理念,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。

  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(fā)司一級巡視員王鶴云表示,長城凝聚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和眾志成城、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,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。今天,大家在美麗的港城秦皇島齊聚一堂,搭建文明交流互鑒橋梁,必將有利于我們開闊眼界、開拓思路,深入發(fā)掘長城文化內涵,建好用好長城國家文化公園,譜寫世界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利用新篇章。

  秦皇島市委副書記、市長丁偉表示,秦皇島域內長城,是中國長城建筑最精美、體例最齊全、軍事體系最完備的重要區(qū)段,對于我們品讀長城文化、弘揚民族精神、探尋中華文明、領略世遺之美具有獨特價值。此次活動匯聚了眾多國內外專家學者,圍繞世界文化遺產與長城、長城保護、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開展對話交流,搭建了保護傳承包括長城在內的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平臺。

  活動中,俄羅斯?jié)h學家、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教授、博士生導師索羅寧,山東大學特聘教授、山東大學海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姜波,比利時魯汶大學工學院建筑系建筑歷史與遺產保護方向教授高曼士,中國長城研究院院長、教授、博士生導師趙琛,天津大學建筑學院教授、博士生導師張玉坤,分別圍繞《文化交融和萬里長城》《世界遺產中的長城類遺產》《羅馬帝國在歐洲的疆界:世界遺產與中國長城的異同》《絲路長城新發(fā)現與數字復原研究》《明長城整體性研究》等主題作了演講。

  圓桌對話環(huán)節(jié)由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、中國旅游協會長城分會會長董耀會主持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副主任、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(chuàng)新研究院研究員、博士生導師王心源,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筑與公共藝術研究所所長、二級教授田林,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院長、教授張寶秀,河北地質大學教授白翠玲等專家學者,圍繞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的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、如何理解并做好長城歷史文化及其價值的闡釋與展示、如何做好“長城+”文章等議題開展了對話和交流。

  與會專家表示,此次活動搭建了長城文化國際對話交流的新平臺,活動圍繞長城世界文化遺產價值、長城保護、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等主題開展的深入探討,對于講好長城故事、中國故事,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
  河北是長城資源大省,現存長城2498.5公里,行經9個設區(qū)市59個縣(市、區(qū)),匯聚了“萬里長城入海處”老龍頭、“天下第一關”山海關、“萬里長城,金山獨秀”金山嶺長城、“萬里長城第一門”大境門等眾多長城精華。

  本次活動由天津大學建筑學院教授、博士生導師張玉坤主持。(完)

編輯:【郝燁】
中新社簡介      |      關于我們      |      新聞熱線      |      法律顧問
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
[網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安備:110102003042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