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邢臺5月16日電(張鵬翔 張玉坤)河北邢臺市臨西縣文保所16日透露,近日,該縣文保所人員在進行民間文物調查走訪時,在臨西縣楊黃營村一農戶家中,發(fā)現(xiàn)一塊唐代至德二載(公元757年)的墓志銘,距今已有1265年。墓志銘文中使用唐代安史之亂時期燕國“圣武”年號,這在國內出土的同一時期墓志銘中極為少見。
據(jù)介紹,這塊墓志銘是農戶家族先人在溝渠挖土時發(fā)現(xiàn)并搬運回來的,一直被放置在空閑庭院角落。墓志銘為石刻長方體,青石材質,墓志蓋為盝頂式,正中用篆體刻有“溫公墓志”四個大字,四周采用線刻手法雕刻了人身獸首的十二生肖圖像。正文共計22行,462個字,其書刻圓潤流暢,雋秀遒勁。
據(jù)墓志銘記載,墓主人溫公,名暉,字成亮,祖籍山西太原祁縣,終壽77歲。墓志銘詳細記載了墓主人生平事跡、家族成員構成、祖輩名諱和官職等。
當?shù)貧v史文化研究學者萬文禮介紹,墓志銘文中所提及的“燕國”,是唐代安史之亂時期安祿山建立的割據(jù)政權。此次發(fā)現(xiàn)的這方唐代墓志銘,敘事中使用燕國“圣武”年號,在國內發(fā)現(xiàn)或出土的這一時期墓志銘中極為少見。
臨西縣文保所所長張霞表示,該墓志銘的發(fā)現(xiàn)為研究唐代地方官職、考證區(qū)劃建制沿革等方面提供了佐證史料,也對了解唐代世家文化及喪葬習俗等具有重要的史料參考價值。(完)
本地新聞: |
河北新聞網
河北網絡廣播電視臺
長城網
河北共產黨員網
河青新聞網
石家莊新聞網
|
國內網站: | 中新網 | 人民網 | 新華網 | 中國網 | 光明網 | 中國日報 | 國際在線 | 中經網 | 中青網 | 央廣網 |
中新社分社: | 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貴州|廣東|廣西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黑龍江|江蘇|江西|吉林|遼寧|內蒙古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香港|新疆|兵團|云南|浙江 |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[網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安備:110102003042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