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(wǎng)石家莊8月24日電 (李洋 陳雪)走進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(qū)的一處古陶瓷修復工作室,侯宇林正全神貫注地用噴筆為一件古陶瓷的修復部位做仿釉。寬敞明亮的工作室里,擺放著真空罐、干燥箱、超聲波清洗機等設備,工作臺上陳列著噴筆、電磨、顏料、仿釉樹脂等修復工具和材料。
67歲的侯宇林是一名資深的古陶瓷修復師,一件件殘損的古陶瓷經(jīng)過他的雙手,被賦予了新“生命”。2021年,侯氏古陶瓷修復技藝被秦皇島市海港區(qū)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代表性項目。
古陶瓷修復技藝是一項運用傳統(tǒng)手工工藝,采用無機、有機材料,以及專用的設備和工具,使殘損的古陶瓷文物得以恢復原有神貌的技能。
“通常根據(jù)不同需求分為研究修復、展覽修復、復原修復和裝飾修復四個類型!焙钣盍终f,復原修復又稱無痕修復,修復后古陶瓷器可恢復原有神貌,能夠充分體現(xiàn)先人高超的工藝水平和藝術水準。由于過去沒有先進的粘接材料,破損部位粘合后沒有強度,必須使用鋦釘加固,只能采用鋦瓷工藝。現(xiàn)在若想達到鋦瓷的效果,可先將器物粘好,然后在表面選定的部位粘貼平面鋦釘,即顯現(xiàn)出鋦瓷的效果,又避免了對文物造成二次破壞,且方法簡單易行。
“只對殘損部位進行復原修復,對完好部位實施最小干預,力求零覆蓋或微覆蓋,這是我給自己定下的無痕修復原則!焙钣盍终f,他采購了幾十種國外各大博物館專用的文物清洗劑、粘合劑、仿胎材料、仿釉材料、配色顏料等材料。通過反復試驗和分析比較,針對不同的古陶瓷品種,制定出最佳的工藝和材料組合方案,在清洗、粘接、補缺、調色、上釉的全過程進行精準控制,確保修復后的古陶瓷器不開裂,不變形,不老化,不變色。
談及與古陶瓷修復結緣,侯宇林說他1995年開始喜歡上了古陶瓷收藏,起初收藏了一些破損的古陶瓷,拿去修復時感覺效果并不理想。于是向古陶瓷修復者討教修復技藝,并到全國各地參觀、考察,經(jīng)長時間的研究和實踐,掌握了古陶瓷修復技藝,并在2005年成立工作室,專門修復各種古陶瓷藏品。
“古陶瓷修復需要保持精神高度集中,沒有耐心和執(zhí)著很難堅持下來!焙钣盍终f,他經(jīng)常在工作室一干就是一整天,有時為了修復一件古陶瓷,吃住在工作室20天!坝幸淮涡迯鸵粋大缸,由于殘缺部分接近三分之一,補齊后需要打磨,缸里空氣不流通,打磨下來的粉末彌漫在缸內,只能穿著防護服用手一點點摸索操作。當時正值三伏天,人在防護服里面被汗水全部浸透!
如今,經(jīng)常有許多慕名而來的古陶瓷修復愛好者來到侯宇林的工作室,學習和體驗這門技藝。為更好展示這門技藝,侯宇林又在工作室旁打造了200多平方米的古陶瓷展館,館內按年代排序展出了400余件藏品,其中大部分都是他親手或指導學員修復的殘器,為學習古陶瓷修復提供了大量的實物標本。
“我希望自己能給更多愛好古瓷器修復的年輕人提供學習、創(chuàng)業(yè)的機會,讓這門手藝傳承下去,為文保事業(yè)做出貢獻,服務于社會。”侯宇林說。(完)
本地新聞: |
河北新聞網(wǎng)
河北網(wǎng)絡廣播電視臺
長城網(wǎng)
河北共產(chǎn)黨員網(wǎng)
河青新聞網(wǎng)
石家莊新聞網(wǎng)
|
國內網(wǎng)站: | 中新網(wǎng) | 人民網(wǎng) | 新華網(wǎng) | 中國網(wǎng) | 光明網(wǎng) | 中國日報 | 國際在線 | 中經(jīng)網(wǎng) | 中青網(wǎng) | 央廣網(wǎng) |
中新社分社: | 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貴州|廣東|廣西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黑龍江|江蘇|江西|吉林|遼寧|內蒙古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香港|新疆|兵團|云南|浙江 |
本網(wǎng)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(wǎng)觀點。 刊用本網(wǎng)站稿件,務經(jīng)書面授權。
未經(jīng)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[網(wǎng)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(wǎng)安備:110102003042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