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河北新聞8月11日電 (徐巧明 魏宇彤)8月10日,一場以“非遺+研學”為主題的文化活動,在河北保定競秀區(qū)水榭花城社區(qū)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行。來自該區(qū)的10名“非遺”傳承人面對面向居民講解和展示非遺作品。
“眼睛、手要一起動起來,注意眼神變化……”活動現(xiàn)場,保定市級非遺項目荀派京劇傳承人楊立紅,邊介紹京劇基本常識邊帶領孩子們練習荀派京劇的手勢動作。
據(jù)競秀區(qū)文化和旅游局文藝非遺科科長李京敏介紹,競秀區(qū)共有市、區(qū)級非遺項目30個。今年6月,該區(qū)啟動“非遺在社區(qū)(鄉(xiāng)村)”示范點創(chuàng)建工作,旨在讓群眾近距離感受非遺技藝的魅力并積極投身非遺保護和傳承。目前,大激店村及劉氏剪紙項目、魯崗辛莊村及盤扣制作項目、陽光水岸社區(qū)及葫蘆烙畫項目、中誠晶典社區(qū)及朱砂畫繪制項目列入首批示范點。(完)
本地新聞: |
河北新聞網
河北網絡廣播電視臺
長城網
河北共產黨員網
河青新聞網
石家莊新聞網
|
國內網站: | 中新網 | 人民網 | 新華網 | 中國網 | 光明網 | 中國日報 | 國際在線 | 中經網 | 中青網 | 央廣網 |
中新社分社: | 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貴州|廣東|廣西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黑龍江|江蘇|江西|吉林|遼寧|內蒙古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香港|新疆|兵團|云南|浙江 |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[網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安備:110102003042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