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唐山10月7日電 題:女書第四代傳承人王國聲:守護“文字女兒國”
中新社記者 白云水
斜弧成字,似柳葉般飄飄灑灑,字字清美。在王國聲的筆下,一篇篇豎立書寫的女書文字如窈窕淑女般,清秀地躍然紙上。這是他與女書文字“相識”的第52個年頭。
女書是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,是世界上唯一的女性專用文字。它起源于中國南部湖南省的江永縣,流傳在江永縣及其近鄰一帶瑤族婦女中,靠母傳女、老傳少,一代代傳下來。作為人類歷史上唯一的性別文字,女書被譽為書壇奇觀,也被人們比喻成文字中的“女兒國”。
今年58歲的王國聲是河北省遷西縣人,也是當?shù)嘏畷谒拇鷤魅,現(xiàn)為河北省女書法家協(xié)會女書委員會首席顧問、唐山北方女書書院院長。
“我祖母的姥姥何秀娟是江永人,那個地方的女人從小就用女書寫信、交流!蓖鯂曊f,1919年,何秀娟創(chuàng)立了“女書坊”,開始傳習女書!6歲那年的正月初一,祖母用秫秸桿做筆在雪地上教我寫下了人生的第一個字符”,自那起,女書文字便一直陪伴著王國聲。
“家訓里要求家族女性必須會寫女書,入門的媳婦要學,出閣的姑娘也要會寫。男人學女書,我是個例外!蓖鯂曊f。
女書文字形體特點呈長菱形斜體,只有點、豎、斜、弧四種筆畫,書寫順序從上至下,從右往左,字態(tài)纖細飄逸。
如此獨特而神奇的文化現(xiàn)象,不能眼看它消失。為了更好地把女書傳承下去,2018年,王國聲在女書坊基礎上創(chuàng)建了唐山北方女書書院,專注傳播女書文化。
王國聲通過網(wǎng)絡教學和學院教學的方式,每天將“一日一字”和“一日一詞”傳授給千余名學員學習交流。學員中既有10多歲的孩子,也有80多歲的老人。更有來自日本以及中國香港、臺灣等國家和地區(qū)的學員,不遠千里來求知求學。
教授學員的同時,王國聲還用女書翻譯了《唐詩三百首》《女兒經(jīng)》《女四書》等,并將名篇制作成陶瓷藝術品進行保存。
2019年,唐山北方女書書院面向全球建設“百家女書堂”,義務傳授女書文化。目前,中國國內(nèi)已成立30多個“女書堂”,致力于傳播女書文化。
2020年,河北省女子職業(yè)技術學院創(chuàng)立了“女書非遺研學基地”,設立了女書工作室和女書展覽廳,王國聲被聘為客座教授。
“配合‘非遺進校園’活動,我每月都去學校為學生們講課,學生們對女書文化產(chǎn)生了濃厚的興趣。”王國聲說,每逢節(jié)日,他還會組織學生們搞一些家庭小書展,或者用女書寫一些祝福送給親朋,用女書傳遞情感。
時至今日,王國聲的學員已經(jīng)遍及海內(nèi)外。今年國慶期間,學員們紛紛向這位女書傳人發(fā)來問候,有些學員還用女書文字向王國聲表達祝福!坝捎谝咔樵,我目前只能在網(wǎng)上學習女書,真希望疫情早日結束,能當面跟老師學習!甭镁用绹娜A人女書愛好者己聰聰說。
從孩提時期到幾近花甲,王國聲與女書相伴已大半生。如今的他依然保持著白天學習研究女書,晚上書寫女書的習慣!笆刈o女書,將女書文化傳承下去,是我最大的愿望。”王國聲說。(完)
本地新聞: |
河北新聞網(wǎng)
河北網(wǎng)絡廣播電視臺
長城網(wǎng)
河北共產(chǎn)黨員網(wǎng)
河青新聞網(wǎng)
石家莊新聞網(wǎng)
|
國內(nèi)網(wǎng)站: | 中新網(wǎng) | 人民網(wǎng) | 新華網(wǎng) | 中國網(wǎng) | 光明網(wǎng) | 中國日報 | 國際在線 | 中經(jīng)網(wǎng) | 中青網(wǎng) | 央廣網(wǎng) |
中新社分社: | 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貴州|廣東|廣西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黑龍江|江蘇|江西|吉林|遼寧|內(nèi)蒙古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香港|新疆|兵團|云南|浙江 |
本網(wǎng)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(wǎng)觀點。 刊用本網(wǎng)站稿件,務經(jīng)書面授權。
未經(jīng)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[網(wǎng)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(wǎng)安備:110102003042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