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河北新聞7月6日電 (張鵬翔 解保碩 孟令根)每個周末的清晨,河北省威縣金沙河畔總會傳來少年們訓練的聲音,村民們都知道,時敬華的戲曲課又開始了。一邊是耐心地傳授,一邊是認真地學習,在清晨的霞光中,一種叫作傳承的力量熠熠生輝。
時敬華是威縣馮莊村人,這位看似普通的農婦還有另一個身份—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威縣亂彈的省級傳承人。為了讓大家進一步感受威縣亂彈的魅力,了解非遺文化傳承的重要性,時敬華和志同道合的伙伴成立了公司,為群眾進行公益演出。在時敬華的努力下,不僅使威縣亂彈經典劇目得到傳承,還創(chuàng)制出一批歌頌新生活和勞動人民的新戲,如今農閑時節(jié)、廟會上或節(jié)日慶典上經?吹絹y彈表演,喜歡亂彈的人越來越多了。(完)
本地新聞: |
河北新聞網
河北網絡廣播電視臺
長城網
河北共產黨員網
河青新聞網
石家莊新聞網
|
國內網站: | 中新網 | 人民網 | 新華網 | 中國網 | 光明網 | 中國日報 | 國際在線 | 中經網 | 中青網 | 央廣網 |
中新社分社: | 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貴州|廣東|廣西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黑龍江|江蘇|江西|吉林|遼寧|內蒙古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香港|新疆|兵團|云南|浙江 |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[網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 [京公網安備:110102003042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