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楚欽、孫穎莎進校園:傳承熱愛、堅持與團結

時間:2024年09月24日    熱線:0311-85290821   來源:中國新聞網

 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電 (國璇)“很多人說我很有天賦,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熱愛、勤奮以及不服輸的精神,這些支撐我闖過了一關又一關!23日,巴黎奧運會乒乓球混雙冠軍王楚欽在北京說。

  當日,“中華體育精神大講堂”校園宣講及“冠軍體育課”運動員進校園活動走進海淀區(qū)中關村第三小學。王楚欽與搭檔孫穎莎擔任“特派老師”,向孩子們分享了與乒乓球共同成長的故事。

9月23日,“中華體育精神大講堂”校園宣講及“冠軍體育課”運動員進校園活動在北京市海淀區(qū)中關村第三小學舉行。圖為巴黎奧運會乒乓球混雙冠軍王楚欽(左)和孫穎莎展示乒乓球技術。白宇攝
9月23日,“中華體育精神大講堂”校園宣講及“冠軍體育課”運動員進校園活動在北京市海淀區(qū)中關村第三小學舉行。圖為巴黎奧運會乒乓球混雙冠軍王楚欽(左)和孫穎莎展示乒乓球技術。白宇攝

  “熱愛”是兩人提到的第一個關鍵詞。由于從小身體瘦弱,為增強體質,王楚欽開始學習乒乓球,發(fā)現自己對這項運動的熱愛超出了其他運動。

  對于自5歲起開始打球的孫穎莎而言,北京奧運會上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場景,為她種下了登上奧運舞臺的夢想種子。

  因為熱愛,兩人克服了追夢道路上的重重困難。從省隊進入國家二隊的過程中,孫穎莎經歷了多次失敗,都咬牙堅持下來:“擔心自己跟不上,我就苦練體能、加練技術,基本每天都是最后一個回家!

  她告訴同學們:“我始終相信,殺不死我們的終會讓我們更強大。只要不放棄夢想,每次挫折都可以成為成長的階梯!

  王楚欽同樣自認為不是天才,“每次輸球都哭得特別傷心”。決定正式參加專業(yè)訓練之前,王楚欽在嘗試專業(yè)體能訓練時曾有過放棄的想法。“別人能行我也能行”,不服輸的他選擇一次次超越自己。

  “乒乓球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戰(zhàn)斗!眰鋺(zhàn)巴黎奧運會時,王楚欽每天的訓練安排緊湊,遇到過許多瓶頸,特別是在面對國際大賽失利時,他曾一度陷入自我懷疑。

  “每一位教練、隊友、保障人員都在背后默默付出。”王楚欽說,團隊幫助他迅速調整心態(tài)、堅定信念,讓他得以更自信地站在世界大賽的舞臺上。

  “一個人也許能走得很快,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。每個運動員的成功都離不開一個強大的團隊!睂O穎莎寄語同學們,要學會團結、取長補短。(完)

編輯:【梁周杰】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Copyright ?1999-2024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