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張家口9月10日電 題:蔚縣古堡人家
中新網記者 陳林
閑暇時,59歲的門玉忠喜歡坐在家門口,看著世界各地來此的游客。從事民宿已有8年的他,依舊不善言談。只是看到有游客提著大行李箱路過時,才會習慣性用電動自行車幫忙“載一段路”,即使對方并未預訂他家的民宿。
門前這條長227米、寬3.5米、青石鋪成的南北向街道,每天都有不同的游客從這里走過。街道兩側180余所古民宅,是游客來此目的地之一。這些民居多為磚木結構,青磚灰瓦間,嵌入了木制格窗。許多人家在窗戶玻璃上貼了窗花,這是一種以陰刻為主、陽刻為輔的剪紙,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暢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。
這里位于冀晉交界的張家口蔚縣,是中國第一國保文物大縣,許多游客因“八百莊堡”慕名而來。中國著名古建筑學家羅哲文曾說:在世界的東方,存在著人類的一個奇跡,這是中國的萬里長城;在長城腳下,還存在著另一個奇跡,那是河北蔚縣的古城堡。
門玉忠出生的西古堡,當地俗稱“寨堡”,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間,多年前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。西古堡南北設有兩座堡門,并建有甕城。這是全縣古建筑保護最完好的古堡,集“古城堡、古寺廟、古戲樓、古民居”四大古建奇觀為一體。每年來此的游客超過30萬人次。
門玉忠的家距堡門較近,小院大門白天一直開著,不時有游客走進拍照留念。三間正房和兩間耳房用于民宿接待,門頭雕有神話傳說中的“八仙”法器和琴棋書畫。院里種了許多花草,木架上30多個長勢喜人的大葫蘆,有“福祿”的寓意祝福,也是游客臨時納涼之地。
培養(yǎng)出三個大學生的門玉忠,給小院起名“陋室緣”,這是來自女兒的創(chuàng)意。住宿一晚200元左右的價格,讓小院在周末經常處于滿客的狀態(tài)。他說,現在各地來這里的游客非常多,即使是數年前,在堡里看見外國人也已不是“新鮮事兒”。兒子大學放假回家時,有時會義務給外國游客當翻譯。
雖然開著民宿,每年也有約數萬元的收入,但門玉忠仍種著玉米地。農忙時,他常和妻子騎電動自行車下地。由于汽車無法進入堡內,堡內村民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車或電動三輪車。每家的生活垃圾也會提前收好,等有垃圾車經過時,再放到車上。
從北京來西古堡的趙楠楠,是堡里人眼中“講普通話的鄉(xiāng)親”。8年前初游西古堡,她就被這里所吸引。多次探訪后,機緣巧合就留了下來做起民宿。在她看來,保護古堡風貌說來簡單,實則要從研究史地特征、遵循最小干預和可逆原則去設計、施工和運營。從高價搜購老磚老瓦,到尋訪茶室點心,都依此而為。
家在古堡,古堡也是家。趙楠楠性格率直,她會親手撿拾垃圾,也會當面譴責某些游客的不文明之舉。在她看來,這是“還古堡應有的‘尊嚴’”。
趙楠楠說,民宿也是家。常住在此,她把古堡看作通往歷史的門。自己踏入門中,就會感受到門內的魅力,也希望客人能獲得同樣體會。
對于尊重古堡的來客,趙楠楠樂于分享她的所見所思。她堅持撰寫的公眾號,也在向更大范圍傳播所挖掘到的蔚縣歷史、文化、民俗特色,“初衷是當學習筆記來做”。她希望幫助游客注意到參觀古堡時可能忽略的文化細節(jié)。“看見,并且認識了,才是真見識!(完)